童年的正午小路
在我小学的时候,蛮喜欢玩的。有邻居好友,有同学玩伴。上课学习一下,中午跑到学校附近一个类似于“托管班”的地儿。应该是一个私人住宅,主人是原先小学的老师,应该退休了。叫“陈老师”。和班上几位同学,同校的一些校友在里头吃中午饭,年纪小的要睡午觉,大孩子则到二楼闹腾。
小学生嘛,流行什么玩什么。在那里,玩过老鹰抓小鸡,蒙过眼睛抓人,玩过弹珠,比过陀螺,也有那种砸卡。硬币大小的卡套,可以放几张圆形的卡进去。卡套两边有个小坡,可以被其他卡套滑上去。一般规则就是谁被滑上去了,卡套里的卡归就归谁了,有时候卡套也算在内。后面五六年级,就是打扑克,三国杀为主了。也有一些西游杀等等。
那附近也有一个小卖部。有卖一根葱之类的小零食。印象比较深的是小卖部有一次进了那种花钱抽奖的小纸片。5毛还是1块钱一张。同学第一次中了5块,老板娘不认账了。说这5块只能继续拿来抽卡,然后气不过,又没办法。只能再抽,不过爆率是真的高。后续是一盒纸片,给我们抽了个六成,倒是过了把瘾。后面就没再见过店里有这个了。
中午闹腾够了,下午则结伴上学去了。路途有一个废弃的房子,斑驳的锁,关不严的门。曾偷偷顺着门缝儿往里面看去。一片土地,零星的水泥,几点的杂草。还有一滩白骨和一个猫脑袋的骷髅。白骨看上去像是粉末一般,已经是一片了,看不出是什么。看那骷髅脑袋推断的。当初是很想拿出来瞅瞅的,感觉如果带到学校去,一定很酷。
也在下午结伴的时候,甩书包玩,像是电视里甩链球的动画一样,抓着书包,原地转圈甩出去。有个玩伴,丢的时候,书包正好飞向小河的方向。好巧不巧,那里正好有个小石凳,书包磕到石凳边缘。然后从石凳上缓慢滚了一下,最后还是滑下去了。冲过去的时候,书包正飘在水面上。自己当时觉得这个画面太滑稽了,笑的上气不接下气,还是叫住了前面另一个玩伴。然后他用树枝想把书包划到岸边,结果书包在水的一阵阵涟漪中反复横跳。不肯走也不肯来,小孩子的喧哗倒是惊动了附近的一位老太太。她从家中找了跟长竹竿,最后书包才得以上岸,最后作业当然是全湿了。
也是那条路,傍晚回家的时候,每每走到巷子里的时候,总会远远地见到一直猫,黑猫,但它会笑,而且笑起来特别诡异。令我毛骨悚然。它的微笑直接咧到耳根子。一向它走去,它就扭头撒丫子跑了。一连几天。那时候自己看了老哥送的《笑猫日记——寻找黑骑士》。似乎还看了《马小跳》。杨红樱的作品看了零星点点。当初是有点相信世界上有会笑的猫的,不过也没见过,想象中应该笑的很可爱。后续啊后续,终于它有一次从我面前跳了出来。瞟了我一眼,我清晰的看到它脸上有两条印。就两条黄黑色的线,从嘴巴斜着到眼睛,两边都很均匀。配合它一身黑毛,远远的看上去,就像是只看到一双眼睛,和眼睛下的一个“V”。非常渗人。还好最后还是明白的它的笑是怎么一回事。不过后面就再也没有见过它了。